School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HKU Head
     
Not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July 2002
« Previous | 峽谷城 | Next »

真想不到, 在沙漠峽谷中, 竟有如此繁榮富庶, 建築宏偉的都城. 皮特拉古城 Petra, 位於約旦 Jordan 境內南部, 北連敘利亞, 西接以色列, 南下阿拉伯半島, 東通米所波大米亞平原, 是古代歐亞非的交通要塞. 阿拉伯 游牧民族 納比特亞人 Nabataeans, 在公元前三世紀來到皮特拉, 發現她雖位處群山峽谷中, 但有充足的水源, 可飼養耕作; 而且要進出山谷, 只靠一條峽道, 兩傍有高聳的巖壁, 作為天然的屏障, 可防禦外敵, 是一個安全的理想家園. 二千多年前, 大多東西貿易往來的商隊都會路經皮特拉, 作為休息和補給站, 因此皮持拉的商貿事業, 得以發展起來, 她更以香料貿易, 盛極一時; 在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二世紀成為納比特亞人的首都, 大部份的岩洞建築, 都在這時期 建造的; 由於皮特拉貿易發達蓬勃, 並位處一個優越的地理環境, 喚來不少外敵所窺伺和攻擊. 她曾抵抗希臘等國的入侵, 最後因水源問題(註), 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 後來因海路貿易開始盛行, 加上各國商隊改經北面的耶里斯城 Jerash 往來通商, 至使皮特拉古城漸漸被人遺忘.

聖經希伯來文的西拉 Sela 與希臘文的皮特拉 Petra 相通, 是「山岩巨石」的意思. 皮特拉古城建在隱藏的山谷之中, 大部份的建築物都是在天然巨大, 粉紅色的岩壁所鑿雕建造而成, 在陽光照耀下, 會呈現出玫瑰紅的色彩, 故有「瑰紅古城」Rose Red City 的美譽. 皮特拉古城內的宮殿, 廟宇和墓塚等建築, 是融合了希臘人和亞述人的藝術風格, 加上納比特亞人本身的文化特色, 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

耍進入皮特拉古城, 必須經過東面唯一的一條峽道 The Siq, 該峽道長約二公里, 兩傍有高達七十至一百公尺的 斷崖峭壁. 峽道岩壁高聳光潔, 彎曲不一, 在狹窄蜿蜒的彎道上前進, 有如在流動中的石塊下行走一樣, 波濤起伏; 頭上的絕壁崖邊更使蔚藍的天空只成一線. 步行約二十分鐘, 來到峽道的盡頭, 從崖壁狹隙中, 由遠而近, 漸漸地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宮殿, 高六十公尺, 闊四十公尺的藏寶殿 Al Khazneh, 她有高聳的柱子, 巨大的塑像, 都是從粉紅色的堅固岩山中鑿雕而成, 她是一座既宏偉又迷人的官殿, 把人們都懾了過來, 傍邊的景物, 頓然失色.

我們繞過藏寶殿, 從左面攀爬上山, 沿著崎嶇的山徑, 到了山的最高處, 那裡地勢平坦, 是納比特亞人用作祭祠, 宰殺動物奉獻的祭壇 High Place of Sacrifice. 從那裡可觀看整個皮特拉古城, 她正被粉紅光禿的群山所包圍著. 在山的另一邊, 剛巧遇到羊群覓食, 有的則在洞穴前嬉戲或休憩. 我們經過大大小小在岩洞墓塚和廟宇, 來到了皮特拉古城的博物館.

納比特亞人信奉復活, 所以大多數的墓塚都鑿雕在岩石的較高位置, 讓死去的人能看顧著後人的生活. 古城裡約有七百多個墓塚, 而最壯觀的, 要算是皇家墓塚群了. 我們在法老王女兒皇宮 Qasr al Bint 旁的餐廳內吃了一頓午餐後, 經過柱廊大道 Colonnaded Street, 去到對面的一座巨大的岩石山, 沿著山邊的石階拾級而上, 到了山的腰間, 那裡有一列並排的巨型墓塚, 依次為甕塚, 絲塚, 哥林多塚和皇宮塚, 它們合稱為皇家墓塚群 The Royal Tombs. 在甕塚 Urn Tomb 內有一大廳, 約有360平方公尺的方形建築, 我們在那裡唱起詩歌, 雄亮的音韻, 加上清晰悅耳的回音效果, 的確繞樑三日. 墓塚群旁邊有一個可容納三千人的羅馬劇場 Roma Theatre 遺跡, 這個劇場也不例外, 都是用人手從岩石中雕鑿而成的, 跟其它同時期用石塊堆砌的露天劇場不一樣.

皮特拉除了是一個從岩石中雕鑿而成的古城, 聞名於世外; 遊客們都因著她幻變的岩石色彩, 慕名而來. 在山岩與石壁間, 可找到不少色彩斑斕, 理紋不一的天然岩石和洞穴, 每塊都光滑悅目, 無不稱奇. 這裡的岩壁石山, 不衹有 玫瑰紅的美豔, 亦因著其它天然顏色的互相配搭, 把整個皮特拉, 顯得特別美麗迷人. 又隨著日出日落, 古城的色彩亦隨著而變化, 在不同的時間下, 你會有不同的體會. 我們從所住宿的酒店, 可觀看整個被群山所包圍的皮特拉古城, 那變化萬千的醉人景緻.

今日的皮特拉古城, 雖然經過了一千五百多年的風沙侵蝕, 地震天災, 從地上建造的, 大多已是頹垣敗瓦, 但在岩山石壁中雕鑿而成的建築, 大部份都能保留得完整美觀. 有旅行家如是這般說: 未來過皮特拉古城, 就是未來過中東.

註: 皮特拉古城的水源是來自城外的摩西泉 Wadi Musa, 相傳是摩西 Moses 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 在曠野飄流四十年中, 摩西舉起手扙擊打磐石, 泉水從堅固的岩石中流出, 讓三十萬以色列人飲用. 皮特拉古城位於群山峽谷中, 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軍事據點, 羅馬帝國得以攻取成功, 只是折斷從城外摩西泉流入的水源而已.

在死海 Dead Sea 對岸的約旦 Jordan, 有另外一座聖山, 叫尼波山 Mount Nebo. 我們在末登上尼波山之前, 在山下的米底巴 Madaba, 參觀了一座六世紀所建造的希臘東正教聖佐治堂 Greek Orthodox church of St. George, 堂內有一幅馬賽克時期的地板地圖 Byzantine Mosaic Map, 它是由230萬塊各種色彩的碎石鑲嵌而成, 精嵌細工; 雖然部份圖案已經殘破或被人為破壞, 現存的只有本來的三份之一, 但地圖清楚顯示出拜占庭時期的巴勒斯坦, 埃及, 尼羅河, 約旦河, 死海, 皮特拉, 耶利哥和耶路撤冷的位置, 西至地中海, 南至縵斐斯, 北至西頓, 東達安曼. 這是一幅國際聞名的地板地圖, 細緻精工的藝術作品. 在米底巴各處, 除了有不少精美細緻的地板地圖, 供遊客參觀外, 現還有大量的馬賽克遺跡藏留在米底巴的地底下, 等待發掘, 故她有「馬賽克之城」 City of Mosaics 的稱譽.

離開米底巴往西約十公里, 就是尼波山, 尼波山位於海拔820公尺, 但相對於死海來說是海拔1220公尺, 因死海處於水平線下400公尺. 我們沿著山徑步行上山, 尼波山的北面是約旦河谷 Jordan Valley, 南下方是死海. 在尼波山的山頂, 有一座建於四世紀拜占庭時期的建築, 為摩西記念堂 Moses Memorial Church. 教堂呈長方形, 闊60公尺, 長80公尺. 除了有講堂, 洗禮池和多個聚會廳外, 堂內的地板皆有精嵌細緻的馬賽克碎石圖畫, 多以樹木, 水果, 雀鳥和動物等圖案為主, 牆壁上還有感恩紀念的砌字銘文和狩臘與畜牧耕作的圖案, 色彩繽紛奪目.

今日的尼波山最矚目的是一個高懸的銅蛇十架 Serpentine Cross, 銅蛇是記念摩西在曠野舉蛇變銅的神蹟. 銅蛇十架設計獨特, 金屬本給人有冰冷的感覺, 但它卻令人有信服, 堅持和生命的領會. 從那裡除了可追憶這位神人摩西一生勞苦盡忠的生平外, 向西南方遠望, 就是神所應許希伯來人的迦南美地, 即今日以色列.

 
Foot instagram facebook CK Lee email